《国际循环》:作为学术日程的总设计师,您能否给出一些推荐,最不容错过的亮点和热点有哪些? 徐波教授:这是我最感兴趣的内容。我不能称之为总设计师,只是协调这些工作,我自己组织协调能力比较强,三年前成立了一个CIT学术日程委员会,包括了国内外专家,特别是美国CRF、TCT,Martin B. Leon做负责人,每届CIT开完以后,大概两三个月后我会去一次纽约,我们有一个小组是设计这个日程的专家,要坐在一起开一天的会,要把下一届CIT的整个轮廓、日程一览表设计出来,然后要把每块日程选择一个执笔的设计人,是这样的一个原则,工作方法,当我们把这个工作分配下去以后,大家效率比较高。这个学术日程并不像有的会选了很多,我们这个小组人数比较少,只有互相比较认可的7、8位,所以效率比较高,日程反馈上来以后主要由我、高院长、Martin B. Leon三个人综合调配,再做一些细化的工作。说起来比较简单,但基本上以今年的日程为例,我们应该是6月底、7月初开始启动的,到10月底开始几乎就是每天只睡4个小时,根据我的计算,如果时间不投入足够多,就完不成,CIT没法开,每年都有这样一个规律,不光是我一个人,可能有一批人跟着我这样做。 日程的产生每年都需要围绕一个主题,并不是完全凭自己的印象,CIT2012的主题是:实践与规范(Pratice and Optimization)。我们在第一轮初步日程就有了,首先要明白CIT是一个中国的介入心血管大会,不想成为TCT或PCR,主要的听众、教育的对象绝大多数是中国医生,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参与因为他们对我们中国的发展感兴趣,并且他们也觉得能学到东西,但是我们主要的对象还是中国医生。因为中国处在心血管介入快速发展的一个时期,不论别人说什么,外界、政府、业内的一部分对介入不感兴趣的资深专家的“恶语”,但是它的发展将以自身的规律往前走,我们必须正确看待,所以高院长一直坚持这个主题,要规范化,这个是符合党和国家对我们的一贯教育。另外,规范化不等于叫停,不等于不让做,所以我们规范与实践,介入心脏病学一定是实践的科学,一定要足够的去动手、去实践、去做,实践中才能学习到东西,所以我们准备大量的病例,还有转播手术,这个实际上不是光通过讲课就能学会的,很能说但不会做(不行),必须要动手才可以,所以我们的主题是“实践与规范”,所有设计的日程都是围绕这个主题的。
上一页 [1] [2] [3] [4] [5] [6] [7] [8] [9] 下一页
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国际循环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 发表评论需登陆